<p>能源与动力工程是2012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能源动力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是以工程热物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面向能源转化利用及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p><p>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热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新能源等方向。热力发电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热力发电相关的知识技能,空调制冷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空调、冷库相关的知识技能,内燃机方向要求侧重掌握车用发动机相关的知识技能,新能源方向要求侧重掌握新能源开发方面的知识技能。</p><ul class="basicInfo-block basicInfo-left list-paddingleft-2"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395px; float: left;"><li><p>中文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p></li><li><p>外文名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p></li><li><p>专业代码 080501</p></li><li><p>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p></li></ul><ul class="basicInfo-block basicInfo-right list-paddingleft-2"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width: 395px; float: left;"><li><p>修业年限 四年</p></li><li><p>学科门类 工学</p></li><li><p>专业类 能源动力类</p></li><li><p>专业层次 本科</p></li></ul><p><br/></p>
<p><br/></p><p>《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等。</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br/></span></p><h2 class="title-text"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0px; padding: 0px 8px 0px 18px; font-size: 22px; float: left; line-height: 24px; font-weight: 400;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课程体系</h2><p style="white-space: normal;"><br/></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br/></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a class="lemma-anchor para-title"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p><h3 class="title-text"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400;">总体框架</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a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a></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a class="lemma-anchor para-title"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p><h3 class="title-text"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400;">理论课程</h3><ul class="custom_dot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 style="margin-bottom: 15px; margin-left: 2em; width: 1013.64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bottom: 0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li class="list-dot list-dot-paddingleft"><p><span style="font-weight: 700;">通识类知识</span></p></li></ul><p style="white-space: normal;">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社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实训等。除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外,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在符合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本部分知识内容的覆盖面和深度。</p><ul class="custom_dot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 style="margin-bottom: 15px; margin-left: 2em; width: 1013.64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bottom: 0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li class="list-dot list-dot-paddingleft"><p><span style="font-weight: 700;">学科基础知识</span></p></li></ul><p style="white-space: normal;">学科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应覆盖以下内容: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测控技术、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热流科学等。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对本部分知识有所侧重,并在讲授相应专业基本知识领域和专业方向知识的同时讲授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p><ul class="custom_dot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 style="margin-bottom: 15px; margin-left: 2em; width: 1013.64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bottom: 0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li class="list-dot list-dot-paddingleft"><p><span style="font-weight: 700;">专业知识</span></p></li></ul><p style="white-space: normal;">应包括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原理与技术,能源动力机械与装置原理、结构与设计,能源动力系统与设备运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存储与利用,能源领域的环境保护与污染物防治等。</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以下为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为建议学时数):</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理论力学(48)、 材料力学(48)、 工程制图(48)、 机械设计基础(64)、 工程材料基础(48)、 电工电子技术(80)、电工电子技术实验(32)、自动控制原理(48)、 能源动力测试技术(48)、计算机程 序设计(48)、 工程热力学(56)、 传热学(56)、 流体力学(56)、 燃烧学(48)、 热与流体课程实验(48)、模块课程[例如热模块:锅炉原理(48)、 汽轮机原理(48)、 热力发电厂(48)]。<a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a></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a class="lemma-anchor para-title"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a class="lemma-anchor " style="color: rgb(19, 110, 194);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a></p><h3 class="title-text"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8px; font-weight: 400;">实践教学</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p><p><br/></p><p><br/></p>
<p><br/></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span></p><p>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p><p>(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p><p>(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p><p>(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p><p>(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p><p>即<span style="font-weight: 700;">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span>、<span style="font-weight: 700;">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span>四个二级学科。</p><p><br/></p><p>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宋体,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indent: 2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span><br/></p>
<p>四年开设院校(非按排名排列)</p><p>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德州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学院、佳木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重庆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华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西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集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山东交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昌工程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平顶山学院、运城学院、贵州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中北大学朔州校区</p><p><br/></p>